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171章大战前夜的暗流

崇祯四年四月初三,沈阳。

        皇太极召集各部首领议事。

        即包括位高权重的贝勒们,例如多铎、代善、济尔哈朗等,又包括科尔沁部的奥巴洪台吉,还有原察哈尔部的敖汉部索诺木杜棱台吉、奈曼部衮楚克巴图鲁台吉,以及克什克腾部索诺木诺延台吉。

        另外,汉人有皇太极最器重的范文程。

        在场的汉人也只有范文程,足见他的地位。

        皇太极开门见山道:“草原有最新的消息传过来,林丹汗此时在西宁一带,却并不受西宁各部待见,他现在是孤家寡人了,眼下天气回暖,本汗想出兵讨伐林丹汗,彻底解决这个隐患,诸位以为如何?”

        敖汉部索诺木杜棱台吉说道:“大汗,小臣以为林丹汗眼下已经是强弩之末,正可趁此机会将其彻底铲除!”

        奈曼部衮楚克巴图鲁台吉和克什克腾部索诺木诺延台吉都赞同他的话。

        为什么?

        因为这仨以前是察哈尔部的,他们背叛了林丹汗,自然是希望林丹汗早点死得好。

        皇太极扫视一转,看了看其他人。

        代善不说话,最近因为权力变更的事,他与皇太极的关系比较僵硬。

        济尔哈朗道:“大汗,奴才以为,西宁地处偏远,眼下袁崇焕正在大凌河筑城,我们应该将兵力集中到辽东对付袁崇焕。”

        皇太极道:“多尔衮呢,你怎么看?”

        多尔衮道:“奴才也赞同济尔哈朗的看法。”

        “其他人呢?都说说看,今日畅所欲言。”皇太极看了一眼在一边的莽古尔泰,“莽古尔泰,你说说看。”

        “大汗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皇太极胖乎乎的脸依然挂着和善的笑容。

        他和莽古尔泰的矛盾,众所周知。

        莽古尔泰为人粗暴跋扈,当初对皇太极继位就极其不满,这种矛盾一直持续。

        不过皇太极为人城府极深,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正面硬怼,而是找各种机会让他们出丑。

        例如现在,他知道莽古尔泰满脑子只有杀人和搞女人,问这种问题,莽古尔泰肯定是回答不上来的,所以他就故意问莽古尔泰。

        渐渐的,莽古尔泰的粗野匹夫的人设就活生生被皇太极给竖立起来了。

        “大汗。”科尔沁部的奥巴洪台吉道,“小臣以为,林丹汗志大才疏,已失人心,不足为虑,倒是明朝的袁崇焕很难对付,小臣以为当先对付他,这大凌河城非同一般。”

        一边边的莽古尔泰连忙接过话来:“放屁!那袁崇焕小儿不过缩头乌龟!根本不敢与我大金天兵打!还私下与大汗书信往来,要求议和,这样的缩头乌龟何足畏惧!”

        他此话一出,好几个人心中都骂莽古尔泰蠢。

        皇太极心中也感慨,莽古尔泰虽然作战勇猛,但真的是蠢的无药可救。

        事实上,在明朝诸将中,皇太极最头疼的的确就是袁崇焕。

        不是袁崇焕多么敢打敢冲,恰恰就是因为袁崇焕是“缩头乌龟”。

        从十二年前的萨尔浒之战后,在大规模的战场上,建奴几乎一直将明军摁在地上来回摩擦。

        明朝陷入极度矛盾的状态,一边嘴里极度轻视建奴,一边心里又害怕建奴如虎。

        各大战役全线崩溃。

        几乎所有与建奴野战的明军都崩溃了,皇太极最喜欢的就是那些脑子里整天被所谓的热血冲昏头的明朝将领。

        他们迷之自信,专长就是送人头。

        这样的将领越多,皇太极的觉反而睡得越安稳。

        袁崇焕玩的却是“广屯粮,高筑墙”的战术,优秀的军事家都知道,这种战术,虽然不会短时间内取得战绩,可从长远来看,简直就是推土机。

        要命的是,袁崇焕在辽东大搞屯田。

        更要命的是,明朝皇帝居然全力支持这种战术。

        皇太极道:“图尔格,你怎么看?”

        “大汗,奴才也以为,现在不是西征林丹汗的时候,一定不能让袁崇焕筑成大凌河城,否则明军将大范围切断我们与喀喇沁部的联系。”

        “范先生呢?”

        “大汗,小臣也以为眼下应该遏制袁崇焕,不过另有一事,小臣以为也很重要。”

        “何事?”

        “眼下喀喇沁部的万丹伟征有反叛之意,小臣担心明朝趁机介入,以谋取元上都城,届时大汗西征之路,便多了一道屏障。”

        “那先生有何妙计?”

        “回禀大汗,小臣认为,当速速派出5000精锐奔赴喀喇沁部,助束不的台吉平乱,以正人心。”

        皇太极思忖片刻道:“多尔衮!”

        “奴才在!”

        “本汗命你速速领5000精锐奔赴元上都城!”

        “嗻!”

        皇太极又道:“今日议事到此为止。”

        到此便结束,但皇太极已经改变了主意,打算大军压在辽东对付袁崇焕。

        正史上,崇祯四年,皇太极的确是有意征讨林丹汗。

        因为皇太极定的大战略便是征服蒙古。

        只有完成对蒙古的征讨,才能削弱敌人,并且壮大自己,同时还将对明朝的战线拉长。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征服蒙古,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皇太极现在想去打林丹汗只是遵从自己的大战略而行。

        不过转念一想,明军在大凌河筑城,此事决然不能拖延。

        四月下旬,辽东已经春意盎然,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但沈阳却已经厉兵秣马。

        而由多尔衮率领的一只5000精锐八旗铁骑风驰电掣一般朝西边奔去,他的目标正是喀喇沁部。

        四月二十八日,袁崇焕收到最新情报,皇太极正在调集粮草。

        辽东上空战云开始聚集。

        五月一日,元上都城,束不的召开的一场酒会原本是打算安抚万丹伟征,但万丹伟征并未赴会。

        次日天未亮,元上都城城头的守城士兵被人捅死,扔下城楼。

        城头上发生了血流的拼杀,惊扰了城中的亲卫队。

        一支支火把照亮烟幕,一柄柄刀在冷月下,流动着寒光,铁骑打碎了清晨到来之前的宁静。

        门口有人打算打开城门,在最后一刻被射杀,万丹伟征打算神不知鬼不觉攻入城内的计划落败。

        但三万铁骑依然如同洪水一般涌到了元上都城下。

        喀喇沁部内乱拉开序幕。

        一场改变草原格局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https://www.xxbooktxt.net/37_37422/255936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xbooktxt.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xbooktx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