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割韭菜 > 第226章你皇帝老子来了!

崇祯也不立刻翻脸,而是故意表现得非常有兴趣。

        他说道:“可是我好像听说,朝廷有规矩,这批田的采购资格是家中良田不超过20亩。”

        郑成治大笑起来:“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地方上也有地方上的规矩,又不是卖朝廷的田,说卖地方上的田。”

        哦,这样啊,敢情他娘的朕抄了福王,没收上来的田,不是朕的了?

        崇祯又说道:“会不会被查?”

        “被谁查?”郑成治看崇祯的眼神就像看那种没有见过世面的人的眼神,“我不怕告诉你,这里面牵扯到皇亲国戚,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查?”

        崇祯更是装作大吃了一惊,像一个勤学好问到小学生一样:“哦,不知谁哪位?”

        郑成治小声说道:“就是开封那位。”

        崇祯心中有素了。

        周王!

        开封除了周王是皇亲国戚,还能有谁!

        开封府是河南省的省府所在,福王的田又分布在河南省多个地区。

        福王一倒,周王肯定就不客气了。

        但是田又都掌握在地方官府手中,周王也不是说能买就买,这里面必然也牵扯到了巨额的行贿。

        崇祯继续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他说道:“在下初来河南,不知开封那位是哪位?”

        郑成治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就是周王殿下!”

        “他不怕朝廷查他?”

        “他是皇亲国戚,太祖之后,谁敢查!”

        “可是我听说,好几个藩王已经被朝廷查了!”

        “那都是犯了大罪,这种买卖田地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是,难道皇帝要将各地的官员、藩王都砍了?你放心,不可能的!”

        “那现在怎么卖?”

        “很简单,一两银子一亩,这是朝廷对民间的公开价格,朝廷对民间是分期的,但是我们现在不分期。”

        郑成治见崇祯非常有兴趣,就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大主,肯定有钱。

        “但是,毕竟是与朝廷政策有一点点不同的,所以需要一些额外的费用,上面需要打理,你懂的。”

        崇祯连忙说道:“我懂,需要多少?”

        “一亩田需要1.5两银子的通融费用。”

        “这么贵?一亩需要1.5两银子?”

        郑成治顿时像是踩到尾巴的猫了一样,连声音都变尖了:“这还贵!知不知道上面顶着多大的压力在办事!”

        “而且我告诉你,这些田你买过去后,都不用交税,都不会出现在官府的黄册里,你稳赚不赔的!”

        崇祯脸上立刻堆起了谄媚的微笑:“大人不要生气,我就随口一说,其实我还真是来买田的。”

        郑成治哼了哼,笑道:“你想要多少,本官看在你我有缘的份上,为你做主,去给你申请。”

        其实通融费大约是每亩1两银子,只不过这郑成治要在中间再拿0.5两。

        基本上都是中间商赚差价的游戏。

        崇祯很认真说道:“我想要10万亩,有吗?”

        郑成治一听,先是愣了一下,随后那态度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真的是个大财主啊!

        “有!当然有!”

        福王在河南省、湖广省抄出了几万顷的田,一顷等于100亩,一共是几百万亩,10万亩可能有。

        “那我该如何购买,钱给谁?”

        “很简单,10万亩的通融费15万两,10万两是买田的,你先给本官5万两的通融费,本官也要上下为你打理。另外10万两的通融费,本官引荐你去见开封府知府,你给他,他会进一步全部安排妥当,然后你坐等收田就可以。”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好!只是我来的冲忙,没有带够那么多钱,不过随身还是带了一万两的,这是一张银票,应该是可以在开封府的钱庄里取银子的。”

        崇祯招呼一边的骆养性将银票拿出来。

        这种银票和现在皇家票号发行的银票不是一个概念。

        这种叫大银票,明朝中后期商业兴起,这东西就兴起了,有点像后世的支票。

        “这是定金,您先通融一下,我明日便让人回去取钱。”

        看到一万两的大银票,郑成治的眼睛都看直了,嘴里都开始流口水了。

        “好!好!”他连忙一把抓过来,深怕崇祯反悔。

        “那我到时候去哪里去找大人?”

        “你到时候去开封府知府衙门去,报我的名字就可以了。”

        “好,那就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那我不打扰大人歇息了!”

        崇祯上了楼,下面的人给崇祯收拾了房间,便休息下来。

        他心里怒火喷发,看来这地方上比自己想想的还要烂。

        这正好是在河南,在中原地带!

        福王到了,田原本是要卖给老百姓的,用来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但还是进入到官员、地主乡绅和地方贵族手中。

        没错,皇帝的确有锦衣卫,锦衣卫也的确全国各地监察。

        但是,如果锦衣卫在对全国监视这一块这么好使,历史上的历代明朝皇帝还会缺钱么?

        实际上,有人就有贪欲。

        锦衣卫可不是万能的。

        最多就是皇帝自己每天带的锦衣卫靠谱一些。

        地方上的锦衣卫,一样烂。

        而且锦衣卫的人员也非常臃肿,也应该整顿。

        第二天一大早,郑成治便离开了驿站。

        离开的时候,还将驿站最后一匹马给抢走了。

        他没有发现,驿站二楼站着一个人,那个人眼中的杀意已经越来越浓了。

        崇祯走下去,骆养性已经将早餐安排好。

        崇祯将那驿卒招呼过来,他说道:“这驿站就你们三个人了?”

        “这位官人,就咱三个人了。”

        “我记得,朝廷会定期补充马匹。”

        “今年就补充了一匹,唯一的这一匹还被人骑走了。”

        “只补充了一匹?”

        “没错,就只有一匹。”

        崇祯接着吃早餐,吃完后,扔给那驿卒三两银子,说道:“拿去买酒喝。”

        “谢谢官人!”

        崇祯很快骑马,带着驻扎在不远处的大队伍扬长而去。

        去哪里?

        去开封!

        去干什么?

        去找知府买田!

        你皇帝老子是给了钱的,朕要你亲自给朕算算朕能买多少田!

(https://www.xxbooktxt.net/37_37422/251079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xxbooktxt.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xbooktxt.net